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支部生活】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党委书记讲党课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23-12-05    作者:工商管理学院 林燕铃   点击率:

  2023年11月28日,学生第三党支部在文翔路校区开展“我们距离共产主义还有多远?”党课教育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施振菁同志作为主讲人带领支部全体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希望通过本次党课教育,党员同志们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共产主义的内涵。

  会上,施振菁同志引用《中国共产党章程》相关内容,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包括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人会说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事实上是他们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内涵复杂化、把中国人民生活品质的飞跃提升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推动作用简单化。

  施振菁同志谈到,共产主义社会简单来说就是人类最光明、最美满、最幸福的社会,那时的我们关心的并不是能不能吃饱而是什么更加适合自己的口味。我们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大国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吃饭问题,粮食是生存的基础。而我们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之一,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亿万农民的努力成果。70年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农补贴、技术开发等方式,不断促进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亿吨到1978年的3.0亿吨再到2020的6.7亿吨,我国的主要矛盾的侧重点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后,施振菁同志总结说道“整个人类的生产力在快速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以更快的速度在发展,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看到我们今天想象中的共产主义的。”

  通过本次党课,党员同志们深刻认识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遥远与困难,“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也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大话,我们不能因为觉得看不到共产主义的实现就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在立足马克思理论的厚度与深度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学习新理论新思想,把“为人民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图片:翁雅霜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