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主题教育】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浙江20年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3-07-03    作者:工商管理学院 何静雯   点击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宏伟蓝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628日,学生第三党支部以“集中学习+分组研讨”的方式开展“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浙江20年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研讨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王锐组织开展。

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浙江乡村20年来不断更新升级,从生态宜居到治理有效,从产业兴旺到乡村振兴,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坚守历史文化根脉,找到特色发展路径,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支部书记王锐分别从背景、主要做法、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分组讨论时,吴嘉彧同志提到,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的重视,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乡村振兴中的全面贯彻落实,“千万工程”持之以恒持续二十年,体现的是千万乡村振兴工作者政策设计中“为人民服务”的良苦用心。我们认为,政策可以分为“看得见”和“看不见”两部分,“看得见”的更容易实施和模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外在动力;“看不见”的,诸如教育、文化、管理,则更加难以制定和实施,帮助村民,拥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靠人民的力量,让百姓相信自己可以摆脱贫穷,陷入积极正向的内循坏,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之以恒的内生动力。

贺羽佳同志提到“千万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确保目标能够有效实现。

新征程上,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的实践正在持续深入。支部书记王锐最后总结道,当代青年很少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而如今的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农产品销售,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成效明显,应鼓励返乡青年大学生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闯市场、创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发挥生力军作用。

各位党员在研讨过程中充分领悟了乡村振兴战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和学习。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要始终奉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文案:何静雯

图片:朱艺

分享到:
相关信息